做法的來源:1856年也就是清咸豐六年,福州鹽運使劉步溪的廚師林鼎鼎,在烹調時不慎把豬肉煮得太爛,這時鹽運使招待客人又催著送菜。林鼎鼎靈機一動,急忙加入各種配料,炒制成肉絲粉末端上席去。誰知客人們品嘗后紛紛贊不絕口,鹽運使以后每招待客人都要林鼎鼎專門烹制這道菜。后來,林鼎鼎辭去官廚回家開設店鋪,專門制作油酥肉松,并持起“鼎日有”招牌,意為“鼎中日日有”,風靡榕城。福州官吏進京還把它作為貢品或禮品,于是揚名全國。不知不覺人們已經吃了肉松幾百年,現代人對美食有了更多的創(chuàng)意,更多的時間。也漸漸的不再占據主食的地位,才被當做輔食來食用。原來肉松已經存在了這么些年。
執(zhí)行的標準:肉松:生產許可證號:QS3209 0401 1952、生產許可證上產品名稱:肉制品(醬鹵制品)、產品執(zhí)行標準:GB/T 23968—2009《肉松》、淀粉含量 ≤ 2。二、肉粉松:生產許可證號:QS3209 0401 1952、生產許可證上產品名稱:肉制品(醬鹵制品)、產品執(zhí)行標準:SB/T 10281—2007《肉粉松》、淀粉含量 ≤ 30。三、烘焙肉絲、生產許可證號:QS3209 0401 1952、生產許可證上產品名稱:肉制品(醬鹵制品)、產品執(zhí)行標準:Q/YCFS 0005S—2014《烘焙肉絲》、淀粉含量 ≤ 25。四、豆粉松:生產許可證號:QS3200 2801 0033、生產許可證上產品名稱:其他食品[焙烤預拌料(豆粉松)]、產品執(zhí)行標準:Q/YCFS 0001S—2014《豆粉松(烘焙食品用)》、淀粉含量 ≤ 50
給大家介紹下費氏肉松的營養(yǎng)分析:豬肉松的主要營養(yǎng)成分是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,膽固醇含量低,蛋白質含量高。豬肉松香味濃郁,味道鮮美,生津開胃,干軟酥松,易于消化。相關人群:一般人均可食用;肥胖者、糖尿病患者忌食。食物相克:豬肉松忌與鵪鶉肉同食,否則會使人面生黑斑。豬肉松可直接佐餐、下酒,還可作為冷盤的墊底料、圍邊料及組拼料等。不少人把肉松歸為“垃圾食品”,認為它沒什么營養(yǎng)。其實,不但味美可口,加工后的一些營養(yǎng)成分甚至還要優(yōu)于瘦肉。豬肉、牛肉、雞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加工肉松。
不少人把肉松歸為“垃圾食品”,認為它沒什么營養(yǎng)。其實,太原肉松蓉不但味美可口,加工后的一些營養(yǎng)成分甚至還要優(yōu)于瘦肉。豬肉、牛肉、雞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加工肉松。據了解,肉松起源于清代,傳說有位廚師,有一次在煮紅燒肉時用過了火,造成肥瘦脫離,湯汁燒干,瘦肉成了金黃色絨毛形狀,然而味道鮮美可口,便取名肉松。肉松的加工中,不僅濃縮了產能營養(yǎng)素,也濃縮了不少礦物質。例如豬瘦肉當中本來就含有一定量的鐵,肉松蓉價格經過濃縮使肉松中的鐵含量高出豬瘦肉兩倍多,因此是不錯的補鐵及部分礦物質的食品。在肉加工成肉松的過程中,除了加熱破壞了部分B族維生素外,其他營養(yǎng)素幾乎沒有損失。炒制工序趕走了大量水分,而水分降低卻濃縮了營養(yǎng)素。因此,肉松中蛋白質、脂肪含量都高于豬瘦肉。由于加工過程中還加入了白糖,使得原本瘦肉中含量很低的碳水化合物也增加了許多。
又被稱為肉蓉、肉酥。是將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,適宜保存又便于攜帶。從蒙古帝國早期,成吉思汗馳騁歐亞作戰(zhàn)時的干糧就是肉松和奶粉。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的記述,內蒙古騎兵曾攜帶過一種肉松食品。肉松制作簡單無需“秀潤加工”,蒙古早期便已完善。清朝的前身大金并無肉松傳說,而后金清朝被蒙古飲食影響,隨之納為己用。肉松大多用牛肉、羊肉、魚肉、雞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,肉松是亞洲常見的小吃,在蒙古、中國、日本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都很常見。一般的肉松都是磨成了末狀物,適合兒童食用,將肉松拌進粥里或蘸饅頭食用?;蚣尤爰t糟、白糖、醬油制成。
選用衛(wèi)生合格的新鮮羊肉,除去骨頭、肥油、筋腱等,順著肌肉纖維的紋絡切成肉塊,然后再切成長7厘米、寬3厘米的肉條。煮制:切好的肉條放入鍋內,加入與肉等量的清水,煮制3小時左右。煮至肉絲能用手撕為度。煮好的肉塊出鍋、晾涼后,放入石臼內用木棒舂,同時用手揉搓,使肉塊散開。炒干:揉搓散開的肉塊放入鍋內,用溫火干炒,邊炒邊用干凈洗衣板再迸揉搓。炒制3小時左右,加入蔥末、姜末、茴香末、丁香末、高粱酒,再炒1小時。加入白糖、精鹽、味精,再繼續(xù)翻炒半小時。待羊肉完全成為蓬松的纖維狀時,即可出鍋,冷卻后即為成品。產品特點。色澤淡黃,蓬松纖細,肉質軟嫩,咸甜適口。
費氏食品
座機:0515-82077777
手機號:184-5135-9777
地址:江蘇省響水縣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灌江路1號